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重走办学路,深悟农大情

发布时间:2021-12-28 10:40    浏览次数:

      为考察我校前辈在抗日年间步履维艰的流亡办学之路,传承我校前辈不畏艰苦、敢为人先的精神信念,7月7日,我院学生来到栾川潭头镇,跟随着李鸿声老人的讲解,思路回到了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年代。
      重走百年办学路,探究地域百年嬗变。跟随着李老的讲解,队员们仿佛又看到了农大师生在倭寇侵略时,拼命与敌人反抗,大规模撤离,收集实验资料,掩埋实验器材的十万火急的情况。在李老的口中,队员们认识到,日寇并不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不堪,而各个都是装备精良,枪法神准。日寇侵略时,对于当时师生在潭头镇的数量还有具体居住情况打探出了大量的信息,由于大王庙村以及石坷村地处山坡,部分日军骑着大洋马从山坡上冲下来,对还在山坡上耕作的村民进行扫射,埋伏在山头的日军对藏在掩体背后的师生进行射杀,一切仿佛没有了希望,农大师生面对这种情况,努力克服心中的慌乱,决定往宝鸡迁徙,大规模保留学校完整性,也最后是在陕西,他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莘莘万千学子心,助力乡村百年发展。农大师生在潭头时,认真实验,耕作,给潭头镇这个深处大山之间,与外界交流匮乏的地方,带来的不仅仅是优秀的种植作物,让村民吃到了以前从未吃过的时蔬水果,更给村民们带来了开放 的观念,据队员们了解,学校在栾川建设时期,拥有先进的农耕器具及技术,当时的老师亲自下田干农活以演示教授相关农业机械的使用。让村民们认识到农业技术的发展,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与文化,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或许相比于现代科技,这些机械器具可能显得十分笨拙愚钝,但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讲,或许已是最先进最可观的代替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利。
      但知松柏之后凋,践行农大之信仰。队员们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农大办学史,团队成员在此深刻感受到了农大学子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更加坚定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明确自身责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将青春融入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队员们深深敬佩着这些在狼烟四起而又不惧困难,迁徙奔波的前辈们,若是没有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没有那种临危不惧的冷静,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河南农业大学,身为光荣的农大学子,更应该深深地爱着学校,铭记着前辈们的辛苦付出,秉承“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弘扬“弘农爱国,厚德质朴,求真创新,包容奋进”的农大精神,为我校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文/朱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