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心中榜样”之三:“蜂”一样的楷模

发布时间:2020-01-17 12:36    浏览次数:
      在校园遇见王老师,总是离不开他的那辆旧自行车。
      之前还在心里嘀咕:“王老师这么厉害的专家,这么大的教授,怎么一直骑着这辆旧自行车呢?”后来有机会了解到,王老师小时候生活困苦,是靠着姐夫赵福仁——一个老革命、老红军的接济才完成的学业。我才明白,这是艰难时期的生活经历在他们这一辈人身上留下的烙印,也是王老师一生节俭养成的生活习惯。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正是这位简朴到让外人觉得只是一个普通老头的大教授,在科研上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带领团队刻苦钻研,用辛勤和汗水换取科研转化费8208万。而他,大手一挥,便将这毕生心血双手奉出,助力学院的发展,为他热爱的科研事业再砌一块砖、添一根柴,让这笔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造福他心心念念的每一个学生。初次听闻时有些出乎意料但又觉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是他对待学生的一贯态度:学生永远是第一位。把学生当孩子、将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真正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想,这是王老师最想要的肯定了吧。
      教育的方式除了言传,还有身教。在我们的眼里,王老师始终是一位受人尊敬,招人爱戴,令人敬仰的好老师。虽没能有幸亲耳听一听王老师的教诲,但王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是他,自己秋衣的袖子磨的破边却捐出亿万身家,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自己住老房子却为学校盖起两座实验楼,告诉我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对自己“抠门”到底却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告诉我们:“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如此种种,历历在目。他什么也没说,却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去说、去学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每次见到王老师都是笑眯眯的,一副让人舒服的神情,可谈到科研,他就是另外一种神情,目光和话语中透露出别样的专注和严谨,既有他科研态度的反映,也有我们难以企及的状态——坚定而博学。采访中他说:“我已经老了,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这就是这件轰动全国的公益事件的起因,也是这位老教授心中最真实朴素的想法,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粹的科研人的情怀和执着,也让我们知道了老一辈科学家的风骨与操守。这不是造作,是一个老先生对自己的交代。我相信,在王老师心中,仍有一团对科研工作的热火,不曾爆燃,更不曾熄灭,就是那样,经久不息!
      我也是在看了报道才知道王老师那么多的故事。知道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出差回来就将身上仅有的现金掏出、又筹措巨款捐给灾区;知道他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最后出于对学科发展的考虑,捐给学院;知道他捐款100万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设立创新基金;知道他捐款为学院设立科研创新基地;知道他出差还带着小马扎……他从不把自己当大专家、大教授,不摆谱,不好面子,穿着最朴素的衣服,一粒米都不愿浪费。在他的字典中没有“享受”,也无“自己”,有的都是事业和集体。他,师者仁心,舍己为人,再多的夸赞都配的上!
      他说:“我的成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没有大家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至于这些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降低相关专业的生产成本,算是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吧。”低调而又谦虚的话语,正是王老师为人的体现。我相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对他做好的解读。

热火永不息
 
      退休多年,因为捐款的事情突然“火”了起来,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故事。我在感叹的同时,也会止不住的反问自己:我能做到哪些?做不到的又有哪些?可能,大多都是做不到吧。但我相信,王老师,将是我一生学习和追赶的目标。他一生致力于家禽事业,不辞辛苦的匠人精神;他低调做人,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他心系学院,不计得失的忘我精神;他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他一生节约,勤俭朴素的节俭精神;他醉心事业,俯身一线的事业精神,将化作一句又一句的警示,激励我在科研的道路上,低头奋斗,全力以赴!而王老师的事迹,之于我们如同养分,润物细无声! (文/夏银河)